這應該是沒完沒了, 悲慘的就是沒人在乎消費者. (大家都想代表群眾)
英國政府原本在今年一月頒布秘密命令,要求 Apple 必須提供「後門」存取加密的 iCloud 雲端備份,讓執法單位能直接解密使用者上傳的檔案。Apple 對此強烈反對,甚至暫時讓英國新加入的使用者無法啟用其「進階資料保護」(ADP, Advanced Data Protection)功能,並在四月成功爭取公開討論此案。美方同時開始檢視這項命令是否違反了《CLOUD Act》(雲端法案,美國與英國間的雙邊協議),該協議明文禁止雙方政府直接要求對方國家的資料,最終在美國施壓下,英國宣佈撤銷這項要求。美國國家情報總監 Tulsi Gabbard 甚至公開表示,這次行動確保了美國公民的隱私不會受到侵犯。雖然英國內政部拒絕評論,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是 Apple 在加密資料保護戰線上的一大勝利。
不過,即使命令正式撤回,Apple 是否會恢復在英國提供 ADP 功能仍未明朗。根據《金融時報》先前的報導,英國官員曾承認自己「被逼到牆角」,不得不尋找退路,但同時也有訊息指出,倫敦方面仍可能尋求與 Apple 達成新的協議,只是會避免波及美國使用者的資料。這使外界對未來是否真的能完整維護使用者隱私,仍抱持觀望態度。
在 Hacker News 討論中,許多網友對這件事抱持懷疑態度,認為英國政府撤回要求並非出自善意,而是迫於美國壓力。有評論指出,這顯示英國政界的「軟弱」,僅因美方強力介入才作罷。另一部分人認為,這也許只是表面讓步,實際上可能仍在暗中取得解密管道,只是不再高調要求 Apple 配合。此外,也有討論提到川普政府曾經在類似議題上罕見推回過分的監控要求,而拜登政府卻一度被指未積極阻止,甚至隱匿相關資訊。這樣的政治算計,更加深了社群對政府立場的疑慮。
還有參與者警告,這次只是短暫的喘息,未來「他們一定會再試」,而且或許已經秘密獲得想要的存取方式。部份網友戲謔地提到政府常以「保護兒童」或「防止恐怖主義」為由推動後門,但這些法律設計往往粗糙,結果反而削弱一般使用者的安全保障。有些人則懷疑,美方自己是否早已在裝置中握有其他隱密的後門,讓這整件事件更顯得撲朔迷離。
整體而言,這起事件凸顯了科技公司與政府在隱私權與監控之間的持續角力。英國這次的撤退雖為個人隱私帶來短期勝利,但爭議遠未結束,科技業、使用者與政府的博弈,仍將繼續上演。
https://news.ycombinator.com/item?id=44950600